和道和原創(五)| 財務會計與經營會計核算利潤的差別?
經營會計報表與財務會計報表核算出來的利潤一致嗎?
設有一家制造型企業,導入阿米巴之后劃出來兩大利潤中心:生產部和銷售部,還有一個費用中心:公司總部;銷售部賣給客戶的產品價格是500元/件,銷售部和生產部之間實行內部交易,生產部賣給銷售部的產品價格是500x80%=400元/件。生產部生產一件產品的原材料成本是200元/件。
假設一
第一種情況:當期生產量是80件,當期銷售量也是80件,也就是當期生產量=當期銷售量,則經營會計報表核算如下:(如:表1)
表1:某制造型企業合并經營會計報表(當期生產量=當期銷售量)
顯然,如果按照財務會計核算,結果也是一樣的。
假設二:
第二種情況:當期生產量是100件,當期銷售量是80件,也就是當期生產量?當期銷售量,則內部交易是銷售部和生產部按照當期生產量來進行內部交易,也就是按照100件產品來進行內部交易,當期銷售部從生產部購買了100件產品。因為,從生產部的角度,只要是按照生產計劃來進行生產,則進入到成品倉的產品,就相當于賣給了銷售部,也就是說產品進入到成品倉的那一刻,就實現了生產部和銷售部之間的交易。經營會計報表核算如下:(如:表2)
表2:某制造型企業合并經營會計報表(當期生產>當期銷售量)
當按照生產量交易的時候,生產部獲得利潤8600元,銷售部則虧損了6000元,原因是銷售部當期從生產部購買了100件產品,但僅僅賣給客戶80件,還有20件產品的庫存產品成本進入到銷售部的當期費用。
那么,經營會計核算出來的企業凈利潤和財務會計核算出來的凈利潤是否相等?在這個例子中,財務會計的核算方式是,既然銷售出去80件產品,則配比產品成本也是按照80件產品,200*80=16000元;而經營會計把生產部門耗用100件產品的原料全部核算了,也就是200*100=20000元。所以,財務會計核算出來的凈利潤就比經營會計核算出的凈利潤高4000元,也就是6600元,差了20件產品的原料成本。
假設三:
第三種情況:當期生產量是80件,當期銷售量是100件,也就是當期銷售量?當期生產量,則內部交易是銷售部和生產部按照當期產量來進行內部交易,也就是說按照80件產品來進行內部交易,當期銷售部從生產部購買了80件產品。則經營會計報表核算如下:(如:表3)
表3:某制造型企業合并經營會計報表(當期生產量<當期銷售量)
由于銷售部的商品成本只是80件產品的成本,另外20件產品的成本:共20*400=8000元沒有算在當期;而生產部是生產80件產品,賣給銷售部80件產品。所以核算出來的銷售部的利潤較高,其中有20件產品沒有算銷售成本,因為這20件產品是庫存,以前沒賣出去,但銷售成本已經被前期消化掉了。
經營會計核算出來的企業凈利潤和財務會計核算出來的凈利潤是否相等?在這個例子中,財務會計的核算方式是,既然銷售出去100件產品,則配比產品成本也是按照100件產品,200*100=20000元;而經營會計只核算當期生產部門耗用80件產品的原料,也就是200*80=16000元。所以,財務會計核算出來的凈利潤就比經營會計核算出的凈利潤低4000元,也就是12600元,差了20件產品的原料成本。
總結:
所以,我們的結論是:在盈虧計算方面:
產銷平衡情況下:按財務會計核算的凈收益=按經營會計核算的凈收益;
當期產量>當期銷量:按財務會計核算的凈收益>按經營會計核算的凈收益;
當期產量<當期銷量:按財務會計核算的凈收益<按經營會計核算的凈收益。
所以,當期生產量和銷售量不一致的時候,經營會計和財務會計核算出來的凈利潤是不一樣的。和道和咨詢集團董事長帥超老師總結道。
此文為和道和咨詢集團董事長帥超老師原創文章,每周二、五定期更新,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