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的三層業務鏈與SBU、SDU
SBU是“StrategicalBusinessUnit”的英文縮寫,意思是“戰略事業單元”;SDU是“StrategicalDevelopmentUnit”的英文縮寫,意思是“戰略發展單元”。
圖1:事業的生命周期圖
橫坐標代表成長性——規模增長、縱坐標代表收益性——利潤增長的坐標系,把事業的成長劃分為P1到P11的十一個階段,P1叫做胎兒處于原點的位置,顯示這個事業還是停留在領導人頭腦中的一個想法;P2叫做嬰兒,正處于研發階段,還沒有產生市場銷售;P3叫做幼年,這時正處于市場試銷的階段,產品有一定的市場規模,但是虧損在加大;P4叫做少年,產品銷售規模在增長,并且在減虧;P5叫做青年,這時事業取得了盈虧平衡。P1到P5即定義為SDU的5個發展階段;那是不是一個SDU單元獲得了盈虧平衡,就叫做成長為SBU了呢?
不是的,還需要一個條件,就是機能成熟。如圖所示,幼年階段,MD——研發制造功能發育;少年階段,MK——市場營銷功能發育,青年階段,MG——管理功能發育。也就是說,事業獲得了盈虧平衡,并且MD、MK、MG三項功能發育成熟兩個條件都達到,才算是從SDU發展到了SBU階段。
所以,很多企業之所以新事業、新項目、新產品發展不起來,在于急功近利、拔苗助長,注重考核它們的利潤,而忽視了機能的建設,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短期扭虧為盈,仍然由于機能的不成熟未來有可能陷入虧損的泥潭。
圖片2:三層業務鏈
P6到P11定義為SBU的6個發展階段,P6是成年,發展到P7是事業發展的最高峰,叫做壯年,然后不斷衰退直至死亡;一個企業要想基業長青,必須不斷拓展新的事業,并驅動新事業發展成熟,以替代不斷衰亡的老事業。這和三層業務鏈是一個道理,核心業務、增長業務、種子業務,這三類業務必須取得一定平衡,才能讓企業獲得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一個有戰略的人怎么吃餃子呢?他是嘴里吃著一個——核心業務,筷子上夾著一個——增長業務,鍋里煮著一個——種子業務。
在成年發展到壯年的過程中,企業有NO.1和Only-1兩種市場策略的選擇,NO.1是指追求規模第一;Only-1是指追求唯一性,這往往與企業領導人的理念相關,兩類企業都能夠取得發展,NO.1是先快后慢,他在發展到一定規模,市場飽和之后就會面臨同質化競爭,這時就需要適時調整戰略,加大產品研發創新力度,才能獲得進一步的發展;Only-1是先慢后快,由于產品的唯一性優勢,這種企業在獲得市場認同之后,發展速度會越來越快。
和道和案例
導入阿米巴經營以來,北京好適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經營利潤率提升5.51個百分點;經營利潤增長512萬元。
北京好適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年,專業從事傳統面食的生產和研發,凝聚了一大批有志于傳承中國主食文化的核心管理團隊。目前已開設終端門店45家,僅在北京回龍觀、清河、天通苑三個社區布點,現已成為北京地區主食連鎖知名品牌。
“企業到了一定的規模難以實時掌握企業實際形態,難以掌握企業損失浪費的情況;運營層缺乏科學的管理辦法和工具,管理方法也是因人而異;財務報表嚴重滯后,不能及時的為運營決策起指導性作用?!?/span>好適口總經辦高度重視這些問題,于是就開始尋找突破和解決的辦法。因為幾年以前,劉總就在閱讀經營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的書籍,對于稻盛先生的經營哲學和理念非常贊同,尤其是經營會計這個工具。過去十年,好適口也曾自己嘗試組建管理會計團隊,希望管理會計層面對經營起一些指導性作用,但是苦于沒有系統的方法,而且對阿米巴經營也沒有深入的理解,所以管理會計起到的效果并不明顯。
2015年7月份,好適口牽手和道和咨詢集團,與和道和董事長帥超老師洽談,正式簽署協議,導入阿米巴落地解決方案咨詢項目。
項目運行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5年7月底的內訓和經營會計報表構建。
但是在構建經營會計報表時遇到了一些問題:財務科目配置不全,無法達到經營會計科目配置的要求;總部固定費用無法實時分攤,數據滯后47天。
經過和道和咨詢集團董事長帥超老師的兩次實地輔導,進行科目的增減配置,做到數據的實時匯總。針對總部無法實時分攤的問題,決定仍按上月出具的財務報表實時分攤,等到每月10日固定費用核算完全之后,再進行一次性的調整。這樣,在10月份,就達到了門店每天出報表,每天的經營利潤都可以當天結束的時候算出來。
第二階段:2015年11月的組織績效考核。
好適口公司在導入阿米巴組織績效考核的時候,遇到一些問題:好適口原有門店實行店長持股制,店長占30%的股份,這樣他們反對總部的全員激勵方案,并且拒絕晉升,造成人員調動和激勵困難。
針對以上問題,公司管理層在帥超老師的建議之下,快速行動,劃分片區,責任到人,邊講解利害關系用了10天的時間將所有門店店長的股份統一收回,用打白條的方式,在2016年6月份之前,結清股份回收款項。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一名店長離職。
帥超老師現場授課
第三階段:2015年12月的業績分析和改善。
雖然所有管理層學習了帥老師的業績分析課程,并現場制定了12月份的業績計劃和改善策略,但是大部分店長還不能掌握業績分析的方法,也不知道如何改善。
2016年1月份,帥超老師針對基層人員素質較低,反應較慢的情況,積極組織3—4輪的培訓,挑選做的較好的店長作為案例,并且每周追蹤業績改善情況。當月就看到了成果。公司整體經營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10%,店長對阿米巴經營管理方式越來越認可。
項目成果:
經營利潤率提升5.51個百分點;經營利潤增長512萬元。
1、食品成本:
(1)店長加強了自我改善和提升,著重了食品成本率的分析,倒逼店長減少晚間廢棄產品;
(2)店長加強了對成本卡的分析,誘導性銷售上,著重對毛利高的產品進行了銷售;
(3)通過對食品成本率的分析,公司制定了新的產品食品成本率上限,對新研發的產品嚴格按照食品成本率設計產品。
2、能源率、包裝物
(1)按班次、按天抄查水電表,員工自覺的節約用水用電;
(2)門店店長對過去包裝物不做控制,現在銷售人員,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包裝物;
(3)店長具備成本概念后,也對包裝物單價自己計算,選擇更適用自己產品的包裝物,不在隨意審配大袋包裝物
3、人工
(1)人工店長原來是脫產管理,后來實行人效分析后,店長不用的人不用了;
(2)店長替班、店長在忙的時段參與生產,并加強了管理;
(3)運營分析會后,都在挖掘人工的效能,重新制定排班計劃,增加小時工,減少正式員工;
(4)調動員工學習積極性,提高一人多崗實踐工作。
課程咨詢報名:4008-92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