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中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與經營會計
經營會計是管理會計的分支,但和管理會計源于西方不同,經營會計是日本人發明的,它是一門直接以促進經營為目的的會計系統,它的出現解決了“企業家如何一目了然的掌握經營實態”、“如何通過量化的數據來貫徹經營者意志”的難題。

要了解經營會計,就要從經營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談起,而經營會計與又是管理會計的一個分支,所以我們首先要了解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
財務會計 | 管理會計 | |
服務對象 | 政府、銀行、股東等外部利益相關者 | 企業內部管理層 |
依據標準 | 政府部門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 | 企業自行制定,不受企業會計準則約束 |
提供信息類型 | 以已完成或已發生的交易和事項作為加工對象,面向過去 | 以預計企業要發生的和企業未來的經濟行為為加工對象,所產生的信息面向未來 |
報告形式 | 報告形式固定: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 | 報告形式自由,依據企業需要自行制定 |
時間范圍 | 以一定的期間(月、季、半年、年)編制 | 不受固定期限限制 |
會計原則 | 權責發生制 | 收付實現制 |
記賬方法 | 復式記賬——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 單式記賬——數據表格 |
成本計算方法 | 嚴格按照公認會計準則所采用的方法來進行的,采用的是完全成本法(制造成本法) | 根據不同目的可選擇變動成本法、作業成本法等 |
表2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
首先,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服務對象不同,財務會計的服務對象是政府、銀行、股東等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而管理會計的服務對象是企業內部管理層。財務會計報表需要公開,需要滿足外部利益相關者了解企業經營狀況的需要;而經營會計報表不需要公開,僅僅滿足企業管理層經營管理決策的需要;
其二,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依據標準不同,財務會計的依據標準是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而管理會計的依據標準則是企業內部自行制定的標準。那么,為什么各國政府都這么重視《企業會計準則》的制定和頒布呢?原因在于背后代表的是國家機器的利益,政府用《企業會計準則》來規范企業的做賬,防止企業偷稅漏稅;
其三,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報告形式不同,財務會計有三張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而管理會計報表形式自由,依企業實際的經營和管理需求而定;
其四,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報表核算的時間范圍不同,財務會計最短期限是月報表,并有季報、半年報、年報等不同周期的報表;而管理會計核算的期限不受固定期限限制,根據實際管理需求,可以把報表的核算周期縮短,比如旬報、周報、日報,京瓷對基層阿米巴的核算采用單位小時核算表,也就是一個阿米巴單元的每小時的利潤核算出來,以滿足業績分析與改善的需要;
其五,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所遵循的會計原則不同,財務會計遵循權責發生制;而管理會計遵循收付實現制。
其六,成本計算方法不同,財務會計嚴格按照公認會計準則所采用的方法來進行的,采用的是完全成本法;而管理會計根據不同目的可選擇變動成本法、作業成本法等。

